社论:印巴须克制以免冲突升级

克什米尔地区4月22日发生恐怖袭击,造成26人死亡,死者多为印度教徒。印度指控邻国巴基斯坦纵容恐怖分子,因此对巴控地区的多个目标发动导弹攻击作为报复,双方陆军也在边境地区激烈交火,南亚局势顿时剑拔弩张。巴国称印度的攻击导致至少26名平民死亡、46人受伤,并扬言保留反击权利。两军周四继续在克什米尔边界交火,并互指对方发动无人机袭击,死亡人数则在增加。自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分别独立后,印巴两国共爆发数次战争,至今在克什米尔地区仍存在领土争议。印度总理莫迪所代表的印度教民族主义,也让印巴的矛盾增添宗教对立因素。

自印巴相继拥有核武器后,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两国的矛盾和冲突。对于这一轮边境交火,国际舆论担忧两个核武国家的冲突升级。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均表达关切,但各大国由于利益不同,虽然都呼吁双方克制,但表态迥异。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双方停火,美国国务卿鲁比奥5月2日分别同印巴外交部长通话,鼓励双方沟通以缓解紧张。俄罗斯外交部5月4日说,愿意斡旋印巴达成政治和解。中国外交部5月7日称,愿意和国际社会一起发挥建设性作用。

虽然印巴军队至今仍然没有停火,但两国都各有自我克制的因素。莫迪执政以来一直鼓吹印度教民族主义,所以对于回教恐怖袭击必须表达强硬立场,以安抚支持者的愤怒情绪。但印度刚接待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印美关系有望全面提升甚至取得战略突破。印度在特朗普的全球关税战里,被视为有可能首先达成协议的主要国家之一。此外,美中博弈加剧也为印度经济发展前景带来乐观预期,所以新德里大概率不希望印巴冲突升级,破坏这一千载难逢的良好局面。

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领域,巴基斯坦都相当依赖中国的支持。中国军工业股价就因为这轮冲突而看涨;巴国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里也占据重要位置。从北京的角度出发,美中博弈加剧使得中国更不愿意看到周边地缘政治出现不稳定因素。中国刚强调周边外交,以对冲美国关税战的外交压力。所以,缺乏北京的全力支持,巴国恐怕也不易持续强硬立场。此外,巴基斯坦还面对国内分离主义的挑战,俾路支解放军就刚在3月11日袭击一列火车,至少11人因此丧命。

目前尽管印巴都展现强硬姿态,但不排除幕后的外交活动可能正同步展开。除了外长之间通电,美国还没有采取更积极的行动。中国外交部的表态显示,北京显然无意单独主动介入调停。俄罗斯虽然有意斡旋,但主要注意力还在乌克兰战场上,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印巴都有克制冲突的安全考量,毕竟核武国家之间都必须把冲突限制在常规武装层级。综上所述,这轮冲突固然不会马上停息,剧烈升级的概率估计也不高。

在联合国之外,印巴能利用的外交沟通管道也包括上海合作组织。两国都是上合组织成员国。尽管组织由中国发起,印度或许有所顾忌,但俄罗斯多少还能在其中发挥影响力。无论如何,让局势失控对各方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当然,期待局势快速降温可能也不切实际。最可能的情况是两国一方面让低烈度冲突持续一段时间,满足国内主战派情绪,另一方面秘密开展幕后外交,寻求彼此都能接受的下台阶。

印巴矛盾由来已久,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改变。由于两国都拥有核武,因而都承担不起冲突升级的风险,必然得找机会降温。特朗普发起的全球关税战已经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性,世界不需要多一场危机来分心。但任何冲突都有擦枪走火的风险,因此各方还是必须慎之又慎,尽早达成善后的共识和方案。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