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泽玮:特朗普还撬不动中俄战略关系

5月9日,莫斯科红场将吸引全球目光。

中国国家主席国家领导人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肯定列C位,一起观看莫斯科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80周年庆典,一同感受阅兵美学的震撼。阅兵队伍中,将包括中国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

2020年,莫斯科纪念二战胜利75周年,不巧遇上全球暴发冠病疫情,阅兵庆典延迟至6月举行。国家领导人当时没有亲赴莫斯科,中国派时任国防部长魏凤和出席。

有意思的是,五年后的同个活动,时空背景发生巨变,俄乌战争持续,中美关税战正酣。尽管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拒绝保证外国政要赴莫斯科的人身安全,国家领导人仍应邀出席,同时将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莫非北京评估,当下的战火炮弹还不如五年前冠病疫情的风险大?

显然,美国因素加上国际时局演变,让中俄抱得更紧。克里姆林宫预计两国领导人将在国家领导人访俄期间,签署若干双边文件。

中俄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摆在世人面前,让特朗普极力拉拢普京以离间中俄,被部分学者形容为 “反向尼克逊”的外交战略显得苍白无力。

反向尼克逊?难。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月报道,俄外长拉夫罗夫说,普京将在中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于8月底至9月初访华。无论时局多动荡,中俄都力挺彼此在主场举办的大型抗战纪念活动。

中俄关系本就相互借力、各取所需,两国以实际行动让象牙塔的学术理论变成不太站得住脚的谬论,更让特朗普欲撼动中俄关系的美梦难圆。

特朗普想操作“一夜之间”结束俄乌战争,又称与普京“一直都有良好关系”,但一夜拖成三个多月都还搞不定。特朗普与普京今年公开确认通话两次,但至今仍未见面。特朗普确认不会出席红场阅兵,外界关注受中国制裁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是否出席并与国家领导人互动。

中俄拥有4300多公里边境线,关系不好对两国都麻烦。中国外长王毅4月访俄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形容,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普京上星期天接受俄罗斯国家电视台采访时也说,俄中利益一致,“本质上是真正的战略关系,意义深远”。

对北京而言,面对特朗普极限施压、颠三倒四的做派,以及在贸易战、关税战的步步逼近,除了在宣传上强调“不跪”,团结内部抗美,俄罗斯这张牌正好用上。

中美战略竞争越激烈,中国越需要与俄罗斯走近。中俄摆出统一战线姿态,不仅可抵御美国拉拢区域国家组成如“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协议”(AUKUS)等联盟对中国形成的外交压力,也可通过具体联手操作,反向对美国形成地缘战略制衡。

俄罗斯2022年侵略乌克兰受西方制裁后,经济上愈发依赖中国。俄罗斯能源出口受堵,中国成了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等资源的重要买家。中国商品被美国145%的高关税挡下后,有分析认为,中国部分出口可能转向俄罗斯。数据显示,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2450亿美元,比2021年大增68%。

事实上,俄罗斯发动俄乌战争,迫使美国和北约在欧洲投入大量资源,分散了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关注,相当于减缓中国的战略压力。另一方面,泽连斯基上月称,情报显示中国已向俄罗斯提供火药和炮弹,但中国坚持那是“无端指责”。

北京也牵手俄罗斯打造金砖国家集团,作为壮大全球南方国家合作,以及抗衡西方霸权的平台。中美关税战爆发后,金砖成中国联手成员国高举多边主义旗帜的机制。去年底传出,金砖国家正探讨创建金砖货币,以削弱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特朗普为此扬言将以100%关税反击。

不过,“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北京而言,即是战略资产也是包袱。当特朗普对敌友无差别砍下关税大刀、严重破坏国际秩序的当下,北京原可趁机加强中国为世界提供稳定力量的论述。但与侵略他国的俄罗斯背靠背,让北京难站在维护国际秩序的制高点上,与欧洲、亚洲等区域建立更密切联系。

荷兰外交部长维尔德坎普曾指中俄贸易助推俄乌战争,“直接影响”欧洲安全。星期二(5月6日)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国家领导人发贺电,呼吁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不过,英国《金融时报》3月报道,国家领导人已婉拒赴布鲁塞尔参加中欧建交50周年峰会的邀请。

显然,“真朋友”俄罗斯对中国而言,地位更不一般;面对特朗普的积极拉拢,普京也对中国这个“亲爱的朋友”不松手。

特朗普要让美国再次伟大,国家领导人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普京有其帝国梦想,美中俄领导人都有从历史中找寻前进动力和灵感的共同点。 但正如好些分析指出,中俄领导人的政治基因更相似,中国与俄罗斯的体制基因也更接近。

美国总统四年选一次,再怎么相互欣赏都好,没有人会为了四年之后的不确定性,而放弃长期经营才达至的“不封顶”关系。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