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达:特朗普政府的“纠错”能力及效应

可以预期, 在经过特朗普百日“行政风暴”后,各种制衡制约的力量也逐步准备到位。特朗普政府的施政有望进入一段新的调整期,也就是从暴风骤雨的激烈中降温,把主要政策和手段做出一些合理化调整定位。

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的最初100天,可说在美国以至全球掀起一场“行政风暴”,范围囊括政治、经济、贸易、军事、文化、教育、外交、移民、政府效率和开支等全方位,力度空前,节奏迅猛,四面出击,一时间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称之为“行政风暴”,是因为特朗普在此期间最大限度地突破美国传统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体制的约束,把他所掌握的政府行政权力发挥到极致,在100天内签署143道总统行政令,超过前15位美国总统在同一时间段内所签署的总统行政令数量总和。

特朗普如此挑战美国民主体制的设计极限,意味着他必须打出许多擦边球,也难免衍生出决策谬误、滥权违法、冤假错案等等,由此必然遭遇体制与民意的阻击和反制。目前特朗普所签署总统行政令的三分之一,已遭遇各类司法控告的挑战,他的政府正面临约220个官司诉讼。美国各大城市也不断上演抗议特朗普政策和举措的示威游行。

从直接的体制内制衡力来看,由于特朗普掌控的共和党占据国会参众两院的多数,他任命的法官在最高法院也具备人数优势,导致他的政府颇有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气势。反对派和民主党回击乏力,虽可以造些民意声势,但难以采取提案否决或总统弹劾那样的具体行动。不少联邦和地方法院法官,试图对特朗普的有关政策和行为踩刹车,但最终执行结果仍不明朗。譬如前一段时间,特朗普政府强行改组美国之音,要求大部分员工带薪休假。后经员工发起集体诉讼,美国有法官判决特朗普政府不得解散美国之音,应立即恢复机构运作,让员工回去正常工作。但特朗普政府随即对法官的判决发起反诉讼,导致美国之音的去留问题仍陷入僵局。

在美国立法和司法两权对特朗普行政权力膨胀颇有些无能为力的情况下,目前真正让特朗普感到压力的来源,反倒是众多所谓“间接和体制外”的制衡制约因素,如市场供需、资本涨跌、通货膨胀、供应链短缺、民意调查结果、舆论监督和批评、国际盟友的正面斡旋,以及敌对势力的反作用等等。

正是这些因素汇合成对特朗普政策举措“纠错”的主流力量,并正在取得实际效应。以特朗普在4月2日所发起全球对等关税战为例,当时举世哗然,美国三大金融市场:股票、债券和汇率不但没有获得“解放”的鼓舞,反倒感到大祸临头,一片恐慌。特朗普可与中国独家打贸易升级战,但他实在无力与全世界同时开打贸易战。到了4月9日,他被迫紧急悬崖勒马,改弦更张,把征收全球对等关税搁置90天,并展开与各国的贸易谈判。特朗普式的一厢情愿终于向市场力量示弱低头,避免了一场全局性的大灾难。

再有一个案例,是新闻媒体的透明爆料和锲而不舍,终于导致特朗普的决策核心圈最近发生首次重大人事变动,现任国安顾问沃尔兹(Michael Waltz)被迫离职,被提名转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事件起源于新闻媒体曝光沃尔兹及其他国安高级官员(包括现任国防部长和中情局长等人),涉嫌使用社交媒体讨论重大军事计划和泄密,引发美国社会和舆论普遍关注及忧虑。

牺牲沃尔兹减轻舆论对国安压力

特朗普在执政满100天之际,发现在国安方面建树甚少:譬如他在大选期间信誓旦旦要在24小时内(后来改成100天内)解决俄乌战争问题,但正邪不分乱折腾一通至今无功而返,俄罗斯和普京完全拒绝停火休战。在中东问题上,他曾对哈马斯极尽威胁利诱,甚至违反美国不与恐怖分子谈判的惯例与哈马斯直接接触,但迄今为止,人质问题仍无法彻底解决,加沙地带正重新面临战火。

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打击,也笼罩在上述“泄密门”阴影之中。

在此种尴尬局面下,特朗普必须对国安困局追责,同时减轻舆论和社会压力,防止重要官员和职位塌方失守,于是他选择牺牲沃尔兹。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曾频繁更换四名国安顾问,与前任总统拜登的国安顾问沙利文的任期贯彻始终,形成鲜明对比。据报特朗普2.0的用人选人标准,已转而强调忠诚可靠为主,但不料短短100天内还是出了大问题。

尽管如此,外部的制衡力量证明仍可以对特朗普发生“纠错”作用,不敢说有错必究,但至少知错能改,这无疑为美国的未来走向增添几分乐观色彩。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对利益的关注大于对价值的执着,为此,他有他特别的灵活善变。同时他毕竟是在美国民主法制自由政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枭雄,并非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极权统治人物。譬如他虽然对媒体监督时有怨言和挑剔,但总体来说还是乐于将自己的政策和行为公开透明,与各路媒体和美国民众直接沟通交流。

为什么这些会为美国未来增添几分乐观?因为不怕作为总统的特朗普犯错,怕的是他知错不改,执迷不悟。只要美国体制的监督纠错功能仍可发挥正常作用,就会出现各方合力而非一方主导国家方向和发展的局面。合力可以对偏执产生抵消矫正作用,有助避免出现战略和全局性的失误与灾难,这其实正显示出民主治国的正道和真谛。

可以预期, 在经过特朗普百日“行政风暴”后,各种制衡制约的力量也逐步准备到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和施政,有望进入一段新的调整期,也就是从暴风骤雨的激烈中降温,即使做不到一百八十度转向,也会把主要政策和手段做出一些合理化调整定位:包括争取与各国贸易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中美贸易战开始走出僵局、处理非法移民问题更多依法办事、马斯克淡出政府效率部回归商业本行,以及美国在新的矿产协议框架下,继续支持乌克兰反击俄罗斯侵略。

特朗普2.0最终可能会再次证明这样的规律:制度比人强,文化比人强,潮流比人强。归根结底,人民的国家还将在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关注下,不断直面挑战,壮大成长。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