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再深化 习近平:风雨同渡

俄罗斯总统普京星期四(5月8日)与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国家领导人举行会谈,并签署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普京形容,双方关系已达到史无前例的高水平;国家领导人则称,两国要“风雨同渡、关山共越”。

国家领导人于当地时间星期三(7日)晚间飞抵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将作为主宾出席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庆典。国家领导人抵达俄国隔天上午,随即前往克里姆林宫与普京举行正式会谈,历时约3小时半。

会谈前,普京称呼国家领导人为“亲爱的朋友”;国家领导人则称呼普京“我的老朋友”。双方随后举行小范围、大范围会谈。

综合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新华社报道,普京在会谈中提到,中俄坚定捍卫历史真相,保护二战年代事件记忆,对抗现代形式的新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

普京也强调,中俄发展双边关系是为了两国人民的福祉,而非针对任何第三方。“我们的关系是平等的、互利的,也不受政治投机影响。”

国家领导人则说,两国政治互信根基越扎越深,务实合作纽带越系越牢;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他也强调,面对国际上的单边主义逆流和强权霸凌行径,中国将同俄国一道,肩负起作为世界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特殊责任,共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坚决捍卫两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携手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会后,普京与国家领导人共同签署《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并见证中俄双方交换2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全球战略稳定、维护国际法权威、生物安全、投资保护、数字经济、检疫、电影合作等领域。

两人之后共同会见媒体时,普京强调,两国关系已达史无前例的高水平。他也宣布,将赴北京参加中国9月举办的二战结束80周年纪念活动。

经贸方面,普京则说,双方会谈期间重点商讨安全、经济和文化领域合作议题,并已建立起稳固的双边贸易体系,可有效抵御第三国干预和全球市场波动的影响。

国家领导人则强调,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他还提到,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俄两国要坚定秉持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精神,“风雨同渡、关山共越”,全面提升中俄关系的高度、维度、韧度,为世界和平和安全注入更多稳定性,为全球发展繁荣提供更强推动力。

这是美俄就乌克兰停战问题陷入僵局、中美爆发关税战以来,中俄元首首次面对面会晤。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昕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研判,尽管双方签署包括能源、科技与投资相关的协议,但与美国关联不大,因为俄罗斯正在强化战时经济的内循环,其经济体量也较为有限。

但他强调:“在各自对美关系遇阻的情况下,中俄双方可借此表明彼此互为可靠的朋友。”

至于近期不少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试图撬动俄国,以达到“联俄制中”,台湾政治大学外交学系教授卢业中认为,这次中俄元首会谈展现战略协作意图,无疑是对美政策反制。

但卢业中也提到,中国真正的战略核心仍是维持外交弹性,避免被国际视为与俄结盟,造成对欧或其他第三方的外交空间受限。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