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一家智库警告,随着2025年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偿债额攀升至历史新高,全球最贫困国家正面临一场“债务海啸”。

据法新社报道,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星期二发布一份报告说,发展中国家正艰难应对偿还中国贷款及其利息所带来的海啸式冲击。“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角色将更多转为债主,而非金主。”

该报告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估算,全球最贫困的75个国家将在2025年向中国偿还总额高达220亿美元的债务,写历史新高。

在2010年代,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大规模发放贷款,资助非洲、南太平洋等地区的国家修建港口、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但随着借款国财政状况恶化,他们面临的偿债压力日益加剧。

报告指出,这种不断加剧的偿债压力正对发展中国家的公共财政支出构成威胁,影响其在医疗、教育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投资能力。

报告也质疑,在美国削减对外援助的当下,北京是否可能借助这些债务在地缘政治上施加影响。

但洛伊研究所发现,中国目前已显著减少对外放贷,发展中国家偿还的债务金额已超出所获得的新贷款。

研究员杜克(Riley Duke)说,中国的放贷立场已发生根本转变,从“净放贷国”转为“净收款国”,即收回的债务多于新发放的贷款。

尽管整体对外贷款呈下降趋势,报告发现,中国在两个特定领域仍持续提供大量贷款:一是洪都拉斯与所罗门群岛等国在与台湾断交并转向承认北京后,获得了大笔新贷款;二是如印尼与巴西等资源丰富国家,中国近年来与其签署新贷款协议,以确保对电池金属和其他关键矿产的供应。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