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800哥”放火烧厂的警钟

中国四川省宜宾市一家纺织厂发生火灾后,“前员工被拖欠800元工资后纵火”的消息在中国网络广传;纵火嫌犯的违法行为意外获得不少网民同情,甚至有人尊称他为“800哥”。

位于宜宾屏山县的四川锦裕纺织有限公司,上周二(5月20日)传出火情。中国媒体《华商报》引述目击者称,这场大火从当天中午一直烧到晚上,现场浓烟滚滚,烟雾腾起数十米高。

据报道,事发后有网民称,该纺织厂一名员工被拖欠一个月工资,他去找相关人士理论时发生争吵,遂持刀将对方捅伤,然后用汽油将车间布料点燃。

屏山县公安局上周四(22日)凌晨发通报证实,当地上周二12时许发生一起放火案。27岁的文姓男子当天上午前往一纺织厂车间点火引发火情,后被现场处置民警控制。

通报称,由于车间内棉纺物较多,现场灭火难度大,经全力扑救后火势已得到控制,经排查火情未造成人员伤亡。文姓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正对其犯罪动机、作案过程、损失情况进一步调查核实。

中国媒体引述目击者称,纺织厂的大火从当天中午一直烧到晚上,现场浓烟滚滚,烟雾腾起数十米高。(互联网)

与此同时,在中国各大社媒平台上,有关文姓男子是“被克扣、拖欠工资800元后纵火”的消息广泛传播,让他的违法行为获得大量网民同情,还获得“800哥”“八爷”“八哥”等封号。

不少网民称文姓男子是“人民英雄”,认为底层工人长期受压迫剥削,维权困难,“800哥”点燃了“打工人的怒火”,“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相信这场大火“给全国工厂的老板上了一课”,一些人甚至提出为“800哥”的家属捐款、筹资请律师等。

但也有网民指出,“800哥”宣泄怒火的同时,厂里其他员工家庭的生计也随火燃尽,“简直是报复社会,毒瘤”,“这个人太可恨了,应该严惩!”不过这些反对“800哥”行为的声音很快遭到反驳,被批评是“工贼发言”、“给资本家洗地”。

面对同情违法者的汹涌舆情,屏山警方上周五(23日)晚再发布第二份警情通报称,网传“纺织厂克扣、拖欠800元工资”不属实,呼吁网民勿信谣传谣。

通报称,文姓男子自幼因家境、辍学等原因较为悲观自闭,辍学后随父母外出或独自打工,今年春节回到宜宾老家。他在3月1日经人介绍到涉事纺织厂上班,从事普工岗位,合同约定试用期三个月,每月25日支付上月工资。

通报指出,文姓男子4月30日向主管申请辞职,5月15日办理完离职手续和剩余5370元工资结算后,当即提出现场支付工资要求。财务经办人员同意提前发放,随即按规定走审批流程。文姓男子当天返回家中后再次联系主管要求支付工资未果,便产生报复念头,于是在上周二到纺织厂放火,后又持刀将一名财务人员刺伤。

根据通报,文姓男子事后供述称,辞职是因为产生轻生厌世的情绪,急于拿到工资给母亲后自杀了结;因自身愿望未得到及时满足,遂产生破罐子破摔念头,用报复企业的方式自我了结。他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宜宾市公安局上周五也公布,对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因800元工资导致杀人放火”消息的康姓男子、发布“屏山纺织厂一员工因800元工资放火点燃工厂”的何姓女子,以及发布“屏山纺织厂一员工因800元工资讨要未果,被打后纵火烧厂”的罗姓男子,分别处以拘留六日行政处罚、300元罚款,以及教育训诫。

宜宾警方称网传“纺织厂克扣、拖欠800元工资”不属实,呼吁网民勿信谣传谣。(宜宾网警微信公众号)

不过,警方上述通报中的诸多细节,反而进一步加深部分网民对文姓男子的共情。有网民在社媒发贴嘲讽:“你管‘被拖欠工资不发,几次三番找财务要也不给’这种现象,叫做‘自身愿望未能得到满足’?”“反转了,不是拖欠800元,是拖欠5000多元。”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旗下纺友网上周六(24日)发文称,这起极端个案的纵火者年仅27岁,当前纺织工人主力军已转向“90后”和“00后”,新生代劳动者对平等尊重有更高的要求,若仍沿用“家长式”管理,极易导致矛盾积压。

文章认为,纺织工厂12小时两班倒、节假日形同虚设的用工模式仍未根本改变,这种用工生态直接造成行业吸引力下跌,迫使企业在招工时饥不择人,最终“将一些未经筛选、存在心理异常的人员留在公司”。

文章也指出,在外贸承压、内需不振的当下,中国纺织业正处在库存高企、现金流短缺的经营困境中。涉事企业所在的四川,纺织企业普遍处于订单萎缩状态,资金链紧绷。

欠薪潮下劳工抗议频发

《华尔街日报》去年11月报道称,中国企业欠薪问题日益加剧,虽然劳资纠纷在中国并不罕见,但社交媒体上出现的此类事件正在增多。

总部设在香港的非营利组织“中国劳工通讯”在社媒上收集整理并校对后的数据显示,过去六个月里,全中国已发生1104起劳动者抗议活动,几乎都是由被拖欠工资或其他与薪资相关的不满导致。这一数字已远超2022年全年的约700起。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5月4日称,今年第一季全国共办结工资类违法案件15万1000件,为66万2000名劳动者化解欠薪80亿7000万元。

甘肃、内蒙古、重庆等多地近期也纷纷召开治理欠薪工作会议。甘肃上周五(5月23日)的全省治理欠薪工作推进会议指出,治理欠薪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意义十分重大。

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商学院教授史鹤凌去年12月告诉美国之音,中国私人部门的欠薪普遍存在于各个行业,公共部门欠薪的发生频率也在变高。由于没有工会等途径为工人发声,走投无路的工人只能用极端方法讨薪,长此以往会对社会稳定会产生极大负面影响。

网民对屏山纺织厂纵火男子“英雄式”的“800哥”称呼,已经在中国社媒遭到屏蔽,显见官方并不希望类似极端行为被美化,甚至产生模仿效应。但屏蔽舆论并不能遮蔽现实,当合理维权越来越艰难,一些极端行为才会被劳工群体当成“对抗不公”的表达。层出不穷的薪资纠纷与由此引发的极端个体事件,正持续敲响社会警钟。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