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讯)中国国家安全部发文警告民众提防境外间谍,包括不研究的“学者”和不观光的“游客”等五类群体,并指这些“伪装者”可能就隐藏在人们身边。

中国国安部星期天(5月25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揭露间谍的N副面孔》的文章,警告境外间谍可能利用各种身份伪装和话术陷阱,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违法活动。

文章提出五类“间谍面孔”,第一类是不调查的“侦探”,指的是披着侦探公司、咨询公司外衣的情报人员,以核实信息或有偿咨询为由,诱使中国大陆境内人员对军事敏感部位进行观搜,或打探高精尖领域的敏感信息。

第二类是不研究的“学者”,这个群体被指打着学术交流或科研合作的旗号,频繁出入高校和科研院所,以经济利益诱惑或许诺提供学术和生活便利,实施策反活动,进而套取敏感信息和核心技术。

第三类是不营业的“商人”,指的是伪装成商人的情报人员,他们以投资和合作为幌子,攀拉敏感企业或机关公职人员;利用金钱诱惑和感情拉拢等手段实施策反,搜集情报。

第四类是不观光的“游客”,他们被指以参观旅游、探亲访友为名进入中国,自行或诱使境内人员进行非法测绘、现场观搜等活动。

第五类是不走心的“恋人”,他们被指假借恋爱名义,接近中国赴外留学生或实施网络勾连,发展成恋人关系后实施策反。

文章进一步指出,境外间谍还可能伪装成记者、签证官、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等,搜集中国国家秘密并危害国家安全。

文章呼吁公众提高警惕并增强国安意识,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举报。

中国近年来持续加大反间谍力度,中国国安部定时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内容,提醒民众警惕日常生活中的间谍风险。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