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欧领导人峰会恐被压缩 王毅称稀土出口不是问题

中欧领导人峰会即将于7月下旬在北京举行,据报为期两天的行程恐被中方压缩,凸显中欧关系充满不确定性。正在欧洲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稀土出口从来不是、也不应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以缓解欧洲企业的忧虑。

王毅在柏林当地时间星期四(7月3日)与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尔(Johann Wadephul)举行第八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并在联合记者会上作出上述表态。

综合法新社和路透社报道,瓦德富尔在记者会上批评中国对稀土出口作出限制,“单方面且往往不够透明”,引发德国企业严重关切。他表示:“这种不确定性正在损害我们的贸易关系,也损害了中国在德国作为可靠贸易伙伴的形象”。

根据中国外交部的通稿,王毅回应称中方政策符合国际惯例,并强调“稀土出口从来不是、也不应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只要遵守出口管制规定并履行必要程序,欧洲企业的正常需求将得到保障。”

王毅还指出,中方主管部门为欧洲企业设立了“快速通道”,暗示“有人故意在中欧之间炒作此事是别有用心”。

谈及中欧关系未来走向,王毅不点名批评,当前有人试图唱衰中欧关系,把经贸问题泛安全化。但他也强调:“中欧关系只会继续前行,不会停滞,更不会倒退”。

今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重新上台后,在关税、国防等多个议题上与传统盟友渐行渐远;与此同时,中欧关系也因俄乌战争及贸易分歧而趋于紧张。中国宣布自今年4月起对七类中重稀土产品实施出口限制,来反制美国关税措施,就引发欧美强烈反弹。

除稀土外,中欧之间仍有多个经贸问题亟待解决,白兰地和电动车等领域的摩擦尚未完全缓解。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星期五(7月4日)公布对从欧盟进口白兰地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从星期六(7月5日)起,对相关产品征收最高达34.9%的反倾销税,实施期为五年;不过,包括马爹利公司、法国轩尼诗公司和埃·雷米马丹公司在内34家企业,只要履行承诺最低进口价格,将可豁免反倾销税。

彭博社分析,此举可视为北京释出的善意,与中国希望欧盟为解决电动汽车争端而采取的“最低定价”政策相呼应。然而,由于此前关税措施已导致欧盟对中国出口大幅下滑,此举给干邑生产商带来的实际缓解或相当有限。

中国去年1月对欧盟白兰地展开反倾销调查,并于去年10月宣布对相关产品征收最高达39%的临时关税,被视为北京报复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王毅欧洲之行从6月30日开始,持续至7月6日。他下一站将到法国巴黎,料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外交部长巴罗会面,欧盟白兰地被征反倾销税很可能成为首要议题。

王毅此行被视为替7月下旬举行的中欧领导人峰会铺路。他此前在布鲁塞尔已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并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举行第13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不过,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称,科斯塔和冯德莱恩原计划于7月24日在北京会见中国国家主席国家领导人和总理李强,随后于7月25日前往合肥参加商务峰会;但应北京要求,第二天的行程或将取消。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星期五在例行记者会上没有正面回应,称“双方一致同意要筹备好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就具体安排保持着沟通”。

意大利驻华大使安博思(Massimo Ambrosetti)同日在北京出席第13届世界和平论坛期间,于“中欧关系:探索合作新路径”为题小组讨论上表示,应以务实态度看待即将举行的中欧领导人峰会。

他坦言,当前美欧、中美之间围绕关税问题的谈判,使整体局势愈加复杂,因此本次峰会“或许难以达到我们的预期成果,但能够开启对话,本身就是件好事”。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