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颁布新规,加强贵金属和宝石行业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星期三(7月2日)在网站公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相关行业反洗钱的适用对象、起点金额、客户尽职调查具体情形等方面进行更明确的规定。

《办法》将贵金属和宝石全产业链都纳入反洗钱监管,中国境内数量庞大的贵金属、宝石经营门店等都受到约束。

同时,《办法》将大额交易报告的起点金额由5万元提升至1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1.78万元新币),现金购买贵金属和宝石超10万元需上报。

贝壳财经引述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设定10万元人民币的金额标准是为了平衡监管效能与成本,该金额也符合15000美元(或欧元)的国际标准。

此外,《办法》要求,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应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核查客户身份,根据客户特征和交易活动的性质、洗钱风险状况,对客户开展尽职调查。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说,《办法》聚焦大额现金交易,通过行业自律与分级管理,平衡监管效能与成本,既是响应国际标准、落实国内法律的必然要求,更是维护金融安全的必要之举。

据报道,贵金属和宝石交易的高价值密度、相对流动性、定价复杂性、现金交易传统、易跨境转移、匿名潜力以及行业结构特点,是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的“重灾区”。

董希淼指出,下一步应持续关注中小商户落实执行与跨境监管协作,以应对不断演变的洗钱和恐怖融资手法。

《办法》颁布后,有社会舆论担忧个人消费者的贵金属消费会受阻。业内人士指出,个人消费者在购买贵金属、珠宝时使用超过10万元的现金的情形并不多见,使用银行卡购买则不受影响,因此《办法》对普通百姓正常购买贵金属、珠宝等商品影响不大。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