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航班禁非3C认证充电宝 大批旅客措手不及

中国民航局上周发布紧急通知,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令大批消费者措手不及,更有网民反映实际操作存在混乱,部分国际航班也受影响。上述禁令目前并未在中国铁路实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是在6月26日发布紧急通知称,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官方提出的原因,包括近来多发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在机上起火冒烟事件。据新华网报道,中国今年已发生15起这类事件,比去年同期多了约一倍;最新一起就发生在6月13日上海航空一趟从郑州新郑飞往潮汕揭阳的航班上。

中国民航局也指出,近期有多个著名品牌充电宝厂家因电芯存在安全风险,召回多批次产品,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撤销或暂停了多个充电宝及电池芯厂家的3C认证。若旅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存在安全隐患,给民航安全运行带来的风险将持续增大。

不过,作为中国大运量客运系统的铁路,目前尚未出台类似规定。中国国家铁路集团相关负责人星期二(7月1日)告诉新华社,充电宝只要标志清晰、额定能量不超过100瓦时(Wh)就可以携带上火车,官方不会查验3C标识或具体品牌。

所谓的3C,其实是“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缩写,代表了中国的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中国国家市监总局是从2024年8月起,才规定未获得3C认证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以及移动电源,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换言之,在2024年8月上述规定生效之前购买的充电宝,多数都没有3C标识,因此按照中国民航局新规不能带上境内航班,这令大批公众感到措手不及。不少网民在相比之下,赞扬高铁规定更为人性化,但也有人认为,飞机的安全规定本就应更加严格。

虽然禁令表明仅针对中国境内航班,但过去几天有不少网民在社媒平台如小红书上反映,中国个别机场执行上出现“一刀切”现象:不论是由中国还是外国航空公司执飞的离华国际航班,乘客同样依据此规遭查充电宝。也有人从国外机场搭乘中国航空公司航班飞华,在当地办理值机时,被要求不能带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上机。

禁令的另一争议点,为3C标识是中国市场内部的认证制度,多数在境外购买的充电宝都没有3C标识,而是多有欧盟CE和美国FCC等其他市场的安全认证标识。

几乎每月都要去中国大陆公干的新加坡私人学校教师王先生(44岁)就告诉《联合早报》,他星期一(6月30日)充电宝,因为没有3C标识而不准带上飞机,只能丢下。”

他认为禁令实施得突然,让不少人蒙受损失。他也发现,在新加坡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实体电子零售商店,都较难买到有3C标识的充电宝,因此他考虑下次去中国时,会入境后再买个合规的充电宝。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