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2025】工人党大选得票率上升 国会初现“一个半党”格局

工人党本次大选没有赢得新选区,不过整体得票率比上一届出色,意味着它作为国会第一大反对党的地位更上一层楼,使新加坡逐渐浮现“一个半政党”的政治格局。

受访学者一致同意,工人党这次派出的候选人素质令人刮目相看,一些人的资历与人民行动党候选人旗鼓相当,甚至有些更胜一筹。

因为候选人素质引人瞩目,在国际环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选民仍然让工人党保住原有的10个议席,另外工人党预料还能获得两个非选区议员席位,进一步巩固工人党作为第一大反对党的地位。

在星期天(5月4日)凌晨公布的2025全国大选成绩,工人党守住的后港单选区,得票率为62.17%,比上届的61.21%进步一些;在盛港集选区的得票率为56.31%,比上届多了四个百分点;阿裕尼集选区得票率为59.68%,几乎与上届的59.95%持平。

至于这届大选出征的新选区,工人党都没能拿下。在惹兰加由单选区,工人党候选人获得48.53%选票,仅以微弱差距不敌人民行动党(51.47%);在淡滨尼集选区,工人党以47.37%得票率,败给行动党的52.02%;在榜鹅集选区,工人党得票率44.83%,行动党则赢得55.17%选票。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许林珠博士指出,工人党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了,并且在国会形成两党的格局,但工人党仍然须要依赖非选区议员制度,来获取更多国会议席;它本次大选并没有派出足够候选人,挑战三分之一国会议席;而且工人党的巩固盘,目前也只局限于新加坡东部。

选择政治领袖和国会代表时 选民理智看待候选人条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蓝平儿认为,工人党在本届大选算是“保持原状”,这看似坏消息,但在外部环境不利、人心求稳的条件下,工人党的成绩已算不错。

蓝平儿说,其他政党在大选中落败,间接提升工人党的地位。新加坡前进党未来五年可能无法发挥作用,特别是在没有陈清木统帅的情况下。对工人党而言,这就像一种筛选效应,一次性淘汰其他政党,进一步朝一个半党的格局迈进,不过,这还没到两党轮流执政的境地。

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学院社会凝聚力研究高级研究员梁振雄则说,这次大选反映出新加坡人在选择政治领袖和国会代表时,是非常有选择性地考虑候选人的资历、背景等条件。

“选民是成熟理智的,他们不会因为候选人发表一些动听但不切实际的竞选宣言,就投他们一票。从工人党在原有选区和征战的新选区,获得的得票率都相当不错,可以看出这一点。”

蓝平儿也说,盛港集选区的支持率上升,说明了选民愿意再给工人党机会,让它可能发展成后港和阿裕尼般作为工人党的稳定票区。尽管榜鹅集选区的结果令支持者感到失望,但总体结果来看,其实还不错,可在下次选举争取到更大委托。

“长期来看,未来将形成一个大党和一个小党的格局。其他政党都基于某个党员的个人魅力,只有工人党成功实现了制度化。”

行动党前议员殷吉星:工人党应反思自己立场

行动党前国会议员殷吉星另有见解,他说,工人党的得票率出乎意料,因为大选前人们普遍认为,会有更多人希望能在国会中听到更多反对的声音。

“尽管工人党这次派出的候选人素质非常高,但选民基本上是根据工人党的计划和主张来做决定的。这也表明了,选民认为工人党在上届国会中,没有带来显著的改变。工人党应该深刻反思自己的立场,以及如何赢得新加坡人的心。”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