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届满一个月,中国商务部星期五(5月2日)以不具名发言人名义提出,美国高层多次表态愿与中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主动向中国传递信息,希望与中国谈起来。对此,中国正在进行评估。
特朗普4月2日宣布全面实施对等关税,一星期后又突然宣布暂缓90天,让各国有时间与美国谈判,唯独对中国的关税不断加码;北京也持续提出相应反制。目前,中美已互征145%与125%的高额关税。
不过,特朗普自4月中下旬开始数度提及美中正在讨论关税协议,并暗示会调降对中国的关税,之后甚至还称接到中国国家主席国家领导人的电话。但中国外交部、商务部持续否认相关说法,并强调会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奉陪到底”。
就在特朗普提出对等关税届满一个月之际,中国商务部星期五在官网上以“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经贸对话磋商情况答记者问”的形式说,中国注意到美国高层多次表态,表示愿与中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 “同时,美方近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与中方谈起来。对此,中方正在进行评估。”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重申,中国立场始终如一,“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关税战、贸易战是由美方单方发起的,美方想谈就应拿出谈的诚意,要在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等问题上做好准备,拿出行动”。
发言人也强调,在任何可能的对话、会谈中,如果美国不纠正错误的单边关税措施,则说明美国完全没有诚意,且会进一步损害双方互信。“说一套、做一套,甚至试图以谈为幌子,搞胁迫讹诈,在中方这里是行不通的。”
此前一天,中国央视旗下新媒体“玉渊谭天”引述消息人士称,近一段时间,美国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中国接触,希望与中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
文章指,特朗普运用“战略不确定”的谈判策略,想不按常理出牌扰乱对手阵脚,迫使对手在资讯不对称的情况下作出让步,但“美方如果想和中方进行接触,中方就利用这些接触意图,逼出其真实的意图,更好地掌握主动权”。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连贤明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研判,北京与华盛顿都有谈判的强烈意愿,但又纠结如何兼顾“面子问题”。“我的判断是,双方其实已经在私下接触,只是等到进展相对成熟后,才对外释出相关信息。”
至于中美谈判可能涉及的内容,连贤明推测,双方应会先从相对可行的领域着手。例如,美国可能要求中国限制产能、扩大内需、开放市场等。
但他强调,考虑到中美整体战略竞争格局,要期待对方全面让步是不切实际的,“毕竟双方核心目标仍是维持竞争优势,中国想超越美国,美国则希望维持领先,这个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