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等关税明朗 中国或出台更强刺激政策

星展银行经济师预计,中国或将在中美关税争端走向明朗后,出台一系列更强刺激措施,包括支持房地产、基建等原有支柱产业,以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星展银行(香港)首席中国经济师纪沫博士星期三(4月30日)在一场线上分享会上说,考虑到地方债务、房地产危机、国内需求不足等问题,以及贸易战的风险,中国政府今年仍然定下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希望用强有力的刺激政策,在“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收官年打下良好基础,让中国能以较好的状态,进入“十五五”(2026年至2030年)开局之年。

星展银行在本月9日发布的《中国2025至2040展望报告》中估算,若美国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4%关税,将导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下滑2.17个百分点。当前美国对中国的大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已达到145%。

报告作者之一纪沫研判,145%的关税税率不会持续,预计在二季度结束时,关税开始明朗化,中国政府会出台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不会局限于货币政策,还会有财政政策和具体的产业支持政策。

她认为,这些政策有可能在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出台,因为中国政府维持GDP增速在5%左右的决心是非常强的。

中国的长期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星展银行在《中国2025至2040展望报告》中指出,未来15年,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价值链将大幅提升。尽管房地产低迷、人口老龄化以及贸易战加剧等短期问题引发关注,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中国正在进行的深层结构性转型。

考虑到中国面临的短期挑战,以及中国的技术转型和政策支持,报告预测,2025年至2040年,中国实际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在2040年末放缓至2.5%。

报告指出,这一增速较2020年至2024年的4.6%进一步放缓,主要原因是资本积累放缓,以及人口结构逆风导致劳动力萎缩。不过,消费基数不断扩大,以及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推动生产效率提升,有望抵消资本累积放缓带来的下行压力。

报告认为,在当前增长路径下,中国有望在2035年前实现建成中等收入社会的目标,人均GDP有望达到约2万1000美元。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