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脑死”北约起死回生

北约领导人在6月25日的海牙峰会上发表声明,强调团结一致,应对严重的安全威胁和挑战,“特别是俄罗斯对欧洲—大西洋安全构成的长期威胁,以及持续存在的恐怖主义威胁”。峰会最具体的成果,是同意将国防开支提高到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并重申坚定履行集体防御承诺。这意味着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口中“脑死”的北约,重新获得生机,恢复共同制衡俄罗斯的成立初衷。恐怖主义作为声明的另一个安全威胁,在美国打击被视为恐怖主义主要资助国的伊朗之后,显得意味深长。

峰会无疑反映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胜利。从总统第一任期开始,他就对北约其他成员国占美国便宜公开表达不满,不断要求成员国履行承诺,让国防开支达到GDP的2%。俄乌战争爆发证明特朗普并非无的放矢。特朗普第二任期则更进一步,通过恐吓放弃集体防御承诺,让严重依赖美国军事保护的盟国,接受他提出的在10年内,把国防支出增加到GDP5%的目标,到2035年将3.5%用于核心军费开支,1.5%用于基础设施等广泛的安全相关领域。

特朗普发动的全球关税战,以及在峰会召开前三天轰炸伊朗核设施的雷霆手段,展现自己强大的政治意志力,并带着胜利姿态的余威,到海牙迫使北约成员国让步。西班牙左翼政府拒绝接受5%目标,就遭到特朗普点名,威胁会用更高关税让马德里付出代价。在冷战结束后,北约的欧洲成员国开始走向福利主义,大量削减国防开支。如今被迫转向,欧洲各国相信都会面对强大的内部政治阻力。因此个别国家未来10年会否实现5%目标,仍然存在变数。西班牙的抗拒就是明显例子。

特朗普摧毁伊朗发展核武能力,让距离中东威胁更近的欧洲获益不小,纷纷公开支持和肯定特朗普的决策。北约秘书长吕特就赞扬特朗普体现“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这也使特朗普能借此影响北约国家归队服从。他调停俄乌战争不利,或许会改变离间俄中关系的立场,支持欧洲和乌克兰对抗俄罗斯,改变俄乌战争走向。应邀与会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跟特朗普会面50分钟,并在会后称赞会议讨论实质内容,且感谢特朗普和美国。特朗普则在记者会上透露,考虑给乌克兰提供更多抵御俄罗斯导弹攻击的“爱国者”防空系统。

相对俄罗斯,中国才是特朗普安全战略考虑的重点。因此,促成北约成员国增加国防预算,一方面减轻美国的财政压力,同时确保欧洲有能力应对俄罗斯的威胁,另一方面让华盛顿能集中资源和精力在亚太。美国的亚太盟友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缺席本届峰会,或许意图回避5%国防承诺的压力。此前传出美国为应对中国军事挑战,可能改变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协议出售核动力潜艇给澳洲的决定。一旦特朗普聚焦亚太安全形势,日韩澳在提高军费上恐怕难以轻易脱身。

北约起死回生,对美国而言固然是重大胜利。作为全球最大的武器生产和输出国,美国军火商无疑会从北约增加国防开支获取庞大利益。但强调持续加强军事开支,一来会在欧洲各国制造政治矛盾,甚至导致个别政府下台。所以最终能否实现5%GDP国防预算的目标,依然在未定之天。二来就算能完成目标,也意味着国际社会朝强权即公理的丛林法则又迈进一步,世界会陷入螺旋式的军备竞赛,无力承担额外军费的国家必然陷入更大的不安全感,结果终究不利和平。

特朗普用巨型钻地炸弹摧毁伊朗的地下核设施,不但改写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促使盟国重新站队,更对朝鲜、俄罗斯和中国产生巨大震慑作用。本届北约峰会的结果再次证明,世界已经耗尽后冷战的和平红利,俄乌战争以及以伊12日战争都反映本世纪乱世的雏形。俄乌战争如何演变以及亚太小北约会否形成,都可能是推进本世纪国际格局变化的主要动力。世界到底会实现“以实力求和平”,或陷入兵凶战危的困局,恐怕仅在一念之差。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