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6月26日刊发题为《亚洲和欧洲能够拯救全球经济吗?》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魏尚进。文章编译如下:

世界各国正面临同样的冲击。由于美国不稳定的关税政策,全球贸易体系持续崩溃,现在还伴随着中东军事冲突导致贸易路线和石油生产中断的风险。

此外,对美元计价资产安全性的担忧正在加剧,因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预计将损害美国本已疲弱的财政状况。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引发的全球供应链广泛重组仍在继续,气候和环境崩溃的风险加剧,尤其是考虑到美国已经退出《巴黎协定》。

鉴于每个人都将遭受这些冲击,合作应对它们应成为优先事项,尤其是对亚洲和欧洲而言。这两个地区都高度融入全球贸易体系,都可能受到美国财政信誉丧失的影响。美元资产在许多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中占比非常高,这些国家的大部分对外贸易都是以美元计价的。同样,气候变化对所有国家都构成重大威胁,但欧洲尤其将自己的未来押在清洁能源转型上。

简言之,最近的冲击威胁到亚洲和欧洲国家建立自身经济模式的基础:开放贸易。开放贸易本身就是建立在一个基于规则的体系基础上的。美国已经从规则制定者变成规则破坏者。例如,特朗普带有误导性标签的“对等关税”明确违反最惠国原则,该原则禁止任何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对不同国家设置不同的贸易壁垒,除非是在正式的自由贸易协定下。特朗普还违反美国不将关税税率提高到世贸组织“约束税率”以上的承诺。“约束税率”是全球体系的另一个基石。

同样,美国正在破坏亚洲和欧洲国家在流动性、贸易融资和金融风险管理方面长期依赖的以美元为中心的体系。美国财政状况预计将受到的损害,再加上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让人们对美元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

国会预算办公室称,特朗普希望国会通过的预算法案将在美国现有的36万亿美元债务基础上再增加约2.4万亿美元。国会共和党人准备将债务上限再提高5万亿美元,到特朗普离任时,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可能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34%。

海明威有句名言:破产是“逐渐地、然后突然崩塌”。因为严格说来,美国从未违约,所以近期政府债券风险溢价的上升可以说属于“逐渐”阶段。但投资者现在必须考虑到,“突然崩塌”可能比人们此前认为的更早到来。

与寻求各自的对冲策略相比,亚洲和欧洲将从合作中获益更多。在贸易方面,欧盟与亚洲两大贸易集团之间的增强框架将为几乎整个世界建立贸易规则——无论美国做什么。

一个成功框架的关键将是保留过去70年来在推动贸易和繁荣方面被证明有效的世贸组织规则,包括最惠国原则。不过,亚洲和欧洲的领导人也应该寻求改进存在缺陷的世贸组织规则。

在气候方面,目前的危险在于,其他国家可能会效仿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为避免这种可能性,亚洲和欧洲应该寻求一个共同的碳关税框架。如果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贸易区域对碳密集型进口产品施加同样的惩罚,它们将创造坚持脱碳道路的强大动力。

在国际金融方面,这两个地区可以努力建立一个更能抵御任何一个国家不负责任行为的体系。目标不是取代美元成为全球主导货币,而是为风险管理和多元化提供更多工具。

例如,一种新的稳定币可以与欧元或一种主要的亚洲货币挂钩。各国央行可以形成一个独立于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网络。在欧洲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和由主权债权人组成的巴黎俱乐部之间的合作基础上,各国可以努力为低收入国家建立一个更强有力的多边债务减免框架。

当然,考虑到每个区域集团内部国家之间在各种问题上的紧张关系,这些解决方案都不容易实现。合作需要“区室化”,让各国政府只专注于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尽管这可能看起来很有挑战性,但对亚洲和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来说,另一种选择的成本要高得多。(编译/李莎)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