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成为首个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亚洲国家,协议中有关转运货物税率等条款,为中国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不过,美越协议并未显著影响中国市场情绪,A股三大股指星期四(7月3日)收涨,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也创下近八个月新高。
美国总统特朗普星期三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越南对美出口商品关税将下调至20%,通过越南的转运货物(transshipping)则将被征收40%关税;作为交换,越南市场将全面向美国开放。
参与谈判的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同日发文,对转运货物作出解释称,如果其他国家通过将商品出口到越南,把该国的产品成分(content)卖到美国,才会被征收40%关税。
日内瓦和伦敦会谈后,中美在经贸问题上的尖锐矛盾已有缓和,但若美国与更多国家达成协议,中国输美商品很可能因相对更高关税而失去竞争力。北京也担忧,随着对等关税90天暂停期限将至,更多国家可能在与美国的谈判中接受一些条款,将中国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之外。
对于美越达成贸易协议,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星期四说,中国已注意到相关情况,正在展开评估。她重申,中国乐见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与美方经贸分歧,但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国利益为手段达成交易。
美越协议中,转运货物将被征收40%关税,意味着零部件来自中国、经越南转运或仅进行极少的最终组装后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可能受到影响,而越南高度依赖在中国生产中的价值附加。
不过,美越协议星期四并未影响中国市场情绪。沪指早盘小幅下跌后回升,收涨0.18%;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收涨1.17%和1.9%。在岸人民币从一天前的7.1670兑1美元,升至7.1611兑1美元,创近八个月新高。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陈波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卢特尼克所指的“成分”,在国际贸易里指的是越南输美商品中来自第三国的附加值部分;根据商品附加值的国别来源征税,“在世界贸易组织里就有讨论、现在的高水平贸易协议里(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都有”,因此并不出人意料。
从美国对越南的转口贸易商品征收40%关税推断,陈波认为,中美后续贸易谈判中,可能最终中国要面临的关税大约会是40%;美国与其他国家达成的贸易协议,可能都会有类似条款,即根据商品的各个来源国附加值来征税。
不过,陈波也说,美越贸易协议的具体细节还有待官方文件公布后确认。“如果协议最后说的是附加值里含有多少中国成分,就被认定为中国商品来征税,那么就会对中国产业链造成很大伤害。”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锋受访时则认为,美越达成贸易协议反映出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不是简单加关税,很大程度上也是要进一步降低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依赖,为美国在对华战略针对中赢得更多主动,降低商业成本和代价,“揭示出特朗普贸易政策另一个很重要的视角”。
对于其他国家与美国的贸易谈判,朱锋说,美国降低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是大概率事件,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让渡中国因素来加大与美国的市场和投资联系,“这是贸易战背景下这些国家的基本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