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瑞士会谈试破冰 学者:关税战暂时休兵属合理预期

中美关税战僵局或迎来破冰契机,两国高官本周末将在瑞士日内瓦会晤。这是中美关税战升温以来,两国官员首次正式会谈,受到外界关注。

不过受访学者指出,中美在第三方国家会谈反映彼此仍缺乏互信,而双方结构性矛盾依旧深重,短期难有突破。在中国有业务的美国企业代表认为,中美会谈后暂停加征关税将属合理预期,若会后未安排进一步磋商,恐被视为破局。

美国总统特朗普自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重启对华贸易战,陆续以打击芬太尼走私和推动对等关税为由,上调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累计幅度高达145%;中国则以125%的报复性关税进行反制。

尽管特朗普自4月中下旬以来,多次声称美中正在就关税问题磋商,甚至暗示将显著下调对华关税,并称与中国国家主席国家领导人有过通话,但北京一再否认,并强调“要打,奉陪到底”。直到上周五(5月2日),北京表示正评估是否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僵局才出现松动迹象。

美国财政部与贸易代表办公室于美东时间星期二(6日)宣布,美国财长贝森特与贸易代表格里尔,本周四(8日)将启程赴瑞士与中国官员展开会谈。

中国外交部星期三(7日)确认,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期间他作为中方牵头人将与美方牵头人贝森特举行中美经贸会谈。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同日在官网以“答记者问”形式称,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

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副教授傅方剑向《联合早报》分析,中美选择在瑞士会谈,反映双方互信程度仍低,且彼此都不愿示弱,“还是很要面子”。

他也注意到,日内瓦作为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北京显然希望借此场合提醒华盛顿应回归国际规则框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星期三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说,这次会谈是应美方的请求举行,并重申“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滥施关税这一立场没有任何变化”。

贝森特接受福克斯新闻访谈时透露,美中会谈将在本周末举行,双方将在现场决定讨论议题,强调此次接触意在降温,而非达成重大的贸易协议。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受访时强调,中美此次会谈只是接触,尚未进入谈判。他认为,只要中美愿意探讨降税及确立谈判路线图,就已是积极信号。

不过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访问学者奥尔森(Stephen Olson)向本报指出,中美之间存在深层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有突破。他研判,中美会后可能发表一份有关双方坦诚对话、愿意继续磋商的平淡声明。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Sean Stein)星期三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市场普遍期待此次美中会谈能缓解双方相互加征关税所导致的紧张关系。

他认为,合理预期是双方暂停加征关税90天,为谈判铺路,“任何低于这一预期的结果,市场与观察人士都将感到失望” 。

谭森说,最糟糕结果是会谈破裂,双方没有宣布任何后续磋商计划。他指出,美国公司需要看到市场确定性,不希望关税和其他因素让本已困难的中美经济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