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次性卫生用品新国标正式落地,明确标准、加强质检,力图扭转市场乱象。
据央视网报道,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6月发布的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于星期二(7月1日)正式实施,取代了此前2002年版本。
新国标调整了适用范围,明确“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主要包括妇女经期卫生用品、排泄物卫生用品(不包括厕所用纸)和卫生湿巾、抗菌剂、抑菌剂等其他卫生用品,增加了“卫生湿巾”“抗菌剂”“抑菌剂”等类别的术语和定义。
据报道,新国标在原材料、生产过程和产品卫生要求方面都进行了细化优化,增加了对于原材料禁用物质和和生产用水要求,并根据不同产品的健康风险,按风险等级增加了pH值、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残留量理化指标,同时调整了微生物污染指标和毒理学安全性要求。
此外,新国标还更新和补充了相关检测方法,调整了真菌检测方法,优化了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方法,增加了新理化指标检测方法、部分抗(抑)菌试验方法等。
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医疗物资与医疗合作分会秘书长陈红彦说:“新的检测方法能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在卫生巾领域,《潇湘晨报》称此次修订直击了消费者关心的“三大痛点”,即禁止使用回收废料、禁止虚标长度、为卫生棉条制定标准。
据《新京报》报道,在新国标实施首日,多个卫生巾品牌进行了承诺和说明。卫生巾品牌她研社、苏菲、高洁丝和护舒宝等品牌纷纷表示,现行产品符合新国标要求,ABC品牌旗舰店客服则表示“更新需要过程。”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微信公众号发表声明,称考虑到生产企业需要做出原材料等多方面调整,同时为避免产品的浪费,在新国标实施之日前生产或进口的产品,在符合旧国标的前提下,可以销售至产品标示的有效期限为止。
据此前报道,近10年来中国卫生巾产销乱象屡治不止。去年中国多家品牌卫生巾集体被揭发有虚标长度、卫生标准低、pH值偏碱性等等多项问题,多家知名品牌被舆论持续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