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并要求在籍外国学生转学后,上千名中国留学生陷入去留两难境地,学者也认为禁令可能会迫使美国其他高校减少与中国机构的合作。
由于禁令发布正值暑假开始,部分学生的出行计划被迫中断,不仅实习前景受影响,他们也担心离境后无法顺利返美。
哈佛目前有约6800名国际学生,占总学生人数27%,其中中国学生占五分之一,是该校最大国际学生群体。美国国土安全部星期四(5月22日)宣布禁令后,不少学生陷入焦虑。
一名21岁的中国硕士生原本准备返国,到一家美国非政府组织实习,但在得知禁令后紧急取消高价机票,失去实习机会。他告诉路透社,持学生签证、暑期依赖研究助理职位积累经验的中国学生最感焦虑,因为这些经历对申请博士项目至关重要。
另一名24岁的中国博士生则表示,虽然签证和实习充满不确定性,但部分学生对哈佛在诉讼中获胜抱有信心。
一名常驻波士顿的教育顾问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透露,他接待的两名中国学生,分别为去年入学的大一新生和正准备发表论文的博士生,他们与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一样,暂未计划转学,“都还在等着官方的消息,大家都在按兵不动”。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授朱志群受访时说,禁令出台时机适逢大学暑假初期,导致国际学生出行受扰,他们担心离境后无法顺利返美,第一反应是震惊与愤怒。
他直言,该禁令“不美国、违宪、不受欢迎”。随着哈佛就此事起诉特朗普政府,他预计将有更多公众谴责特朗普政府并支持哈佛。
早在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已警告可能撤销哈佛国际招生资格,并终止逾270万美元拨款,当时的指控集中于哈佛“反犹”问题,未明确针对中国。
但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星期四在声明中指责哈佛“煽动暴力、反犹主义”并“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一名白宫官员星期五(5月23日)告诉路透社,指哈佛长期以来被中共利用,且对中共势力在校园内骚扰异见人士的行为视而不见。
哈佛与中国合作由来已久,涵盖研究伙伴关系和以中国为中心的学术中心。这些联系为哈佛大学带来了巨额资金捐赠、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以及全球声誉。但在特朗普政府指控下,这些联系如今成为争议焦点。
美国国土安全部此次对哈佛涉华指控,与由共和党主导的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早前的调查内容相呼应。其中一项指控指出,哈佛曾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官员提供培训,而这类接触持续至2024年,尽管该兵团早在2020年就因涉及人权侵犯遭到美国政府制裁。
朱志群指出,尽管中国因素在此次事件中确实存在,但并非核心动因。特朗普政府更像是“杀鸡儆猴”,借针对哈佛向其他高校施压,进而可能引发寒蝉效应,迫使高校收紧与中国的学术合作。
他直言:“这是一个糟糕的决定,不仅损害各方利益,尤其会进一步削弱美国的国际形象。”
近年来,由于中美关系紧张,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持续下降,从2019年约37万人,降至2024年的约27万7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