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国将清理整治市场准入壁垒。

据新华社消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有关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通知》,于星期二(4月29日)对外公布。

本次清理整治的重点是,以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等形式设立和实行的违反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各类规定文件,以及各级政府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做法情形。

通知列举了15种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情形,包括:国家层面已放开但地方仍在审批;审批依据法律效力不足;行业壁垒造成准入规则不平等;政府监管能力不足不敢进行审批;违规扩大审批范围、变更或增设审批条件;审批权下放形成区域间市场壁垒;对外地企业设置准入限制;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与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要求,违规设置外资企业准入限制;因新业态新领域监管空白导致政府在土地、规划、消防等要素保障环节不作为、不予审批或者推诿审批职责;准入要求设置矛盾,互为前置条件;告知承诺制审批要求不清晰不透明加大经营风险;准入标准过高、审批流程过长;无故拖延审批或已经获得审批但政府拒绝办理其他相关手续;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已通报的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类似的违规情况;其他违背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情形。

通知要求,各省级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组织省级涉市场准入相关部门,对本部门依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牵头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性文件,逐条对照所依据的上位法进行梳理,对违规增设准入事项或条件、违规扩大准入范围等情况,要一律纠正;对既无上位法依据,又无相应法定程序设立的市场准入规定,要一律废止。

为确保文件清理工作的全面性、精准性,国家发改委将对各省份省级部门涉市场准入壁垒文件清理结果组织开展跨省交叉核对,适时引入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核实。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