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赖清德启动的“团结国家十讲”系列演讲在民进党内引发分歧,部分独派人士批评这是重大的战略失误,呼吁尽快调整方向甚至喊停。

赖清德星期天(6月29日)在新竹开展第三讲时,声称1936年的五五宪草或1946年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台湾没有派员参加。这番言论被蓝营人士批评是搞错历史、存在事实错误。

国民党前发言人林家兴在脸书发文说,五五宪草“没有台湾人参与,废话,当时台湾还是日本帝国底下的殖民地”。

立场偏绿的时事评论员温朗东星期一(6月30日)在脸书发文,直言“团结国家十讲”并未对以“反共护台”为主轴的罢免行动带来助力。他建议赖清德尽快检讨调整,甚至考虑喊停。

温朗东指出,总统拥有行政权,任命的行政院长必须接受立法院监督,在制度设计上被监督者不应亲上火线,正如市长不该亲自参与罢免市议员一般,“以上剋下”的做法在舆论观感上并不讨好。

温朗东认为,赖清德应扮演整合资源的角色,协助公民团体宣传,而非亲自上阵。

民进党前立委林浊水指出,最新民调显示,民众对于“民进党若在国会过半,恐缺乏监督与制衡”的疑虑日益加深,而赖清德却在演讲中大谈五权宪法,反对立法院建立正常民主国家应有的调查听证制度。

林浊水质疑,赖清德这种与多数民意对着干的做法,真的是推动大罢免行动的明智策略吗?

“独派”人士蔡丁贵也直言,赖清德的团结台湾十讲“只为了给讨好中华民国虚幻的国民鬼魅,完全不懂公民罢团志工的心意”。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