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桌我请了,今天我来买单。”
中国各地今年上半年加码整治违规吃喝,引发层层加码搞一刀切的争议,不少人“谈吃色变”。重庆西部区县荣昌的“一把手”、有“网红书记”之称的高洪波,上周末却选择站上风口浪尖,带头“下馆子”自掏腰包请客,称“要带头消费,带领消费”,还晒出共1108元的请客菜单、付款账单。
这名厅局级干部高调请客,引发中国媒体广泛报道,舆论大多肯定正常消费不怕曝光,认为这场饭局为正常消费亮绿灯,显示官方在提振国内疲软的消费和整治“舌尖上的腐败”之间仍力求平衡。
中共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在个人抖音账号“荣昌老高”发布视频,公开这场6月30日中午的饭局详情。受邀的包括当地人大代表、劳模、教师、创业者等,从养猪专业户到食品加工再到药品制造,覆盖当地多种产业。
请客菜单显示,高洪波点了11道菜,最贵的红烧土鳝鱼98元,最便宜的炒时蔬12元。

高洪波在视频中解释:“请大家吃饭,就是要让大家感受一下荣昌的营商环境,人间气,烟火味。”他也对餐馆陈姓老板表示“就要支持你们”“你可以把我照片挂在这里”。
这已不是高洪波首次“出圈”。早在今年1月6日的荣昌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就因号召干部春节买新衣,周末下馆子,吸引舆论眼球。
对于自掏腰包请吃饭,《四川日报》6月30日引述高洪波回应说,有消费能力的人要带头消费、带动消费、带领消费,“我的工资就是纳税人给的,纳税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不去支出,小摊小贩就更没有收入。我们都不消费,民生就没有钱了”。
《红星新闻》7月1日引述在饭桌上的华森制药董事长游洪涛、荣昌兴旺种猪场场长郭平称,这顿饭吃得不错,饭店是不知名的“苍蝇馆子”,两桌坐了20多人,人均50元,属于荣昌正常消费水平。
游洪涛说:“昨天我说我来买单,书记(高洪波)不让,很认真地说你买单你就不要在这吃。”
据了解,此次饭局的背景是高洪波上周末两天,请来营销专家华红兵走访当地。
游洪涛认为,高洪波请吃饭“一箭三雕”,一是让专家继续现场手把手教学,二是通过短视频营销给在座企业带货,三是促进餐饮消费。他说,高洪波一直号召大家下馆子,不能公款吃喝,但要促进消费。
郭平则忆述,这已是高洪波第二次自掏腰包请吃饭,上次是在春节假期后请了十四五名企业家吃汤锅,高洪波走时付了不到1000元,“他(高洪波)说是正常出来拿钱吃饭,不谋私利,‘我有工资,是我请你们,不是你们请我’”。
封面新闻7月1日引述餐馆陈姓老板说:“高书记一行在我这里吃了40多分钟,我们荣昌连几岁的小孩都认识高书记,他是我们荣昌的全民偶像。”
陈老板说,自今年4月荣昌官方呼吁餐饮业接住“卤鹅哥”出圈流量,再经过随之而来的五一、端午假期的刺激,各家生意比原来都好了不少。
面对中国宏观经济承压、出口受对美关税战所累,国内餐饮等消费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不过,荣昌区餐饮业今年增长并不强劲,首五月增速仅5.1%,低于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的增速。
而这还是因高洪波今年力推荣昌成为网红城市所取得的增速。今年4月,荣昌草根网红“卤鹅哥”林江因五次追投国际网红“甲亢哥”走红,荣昌官方当时借助这波宣传流量进行一系列操作,包括奖励林江10万元并报销费用、委任他为宣传大使等,各地游客慕名涌入荣昌。

舆论:高洪波请吃饭为公职人员正常生活互动正名
尽管中国消费今年持续不振,但官方不断如火如荼开展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活动,5月公布多起公职人员违规聚餐喝酒死人的典型案例,同月还发布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增加“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等条规,被称为新“禁酒令”。
中共高层和一些省区对“舌尖上的腐败”敲响警钟后,一些地方开始加码限制公务员的餐饮要求,甚至禁止三人以上公务员聚餐、要求避免相互请客等,官场一时间人心惶惶。
对于矫枉过正的现象,官媒纷纷发声表示反对。人民网6月17日发文批评个别地方层层加码,把“禁止违规吃喝”简单等同于“禁止吃喝”;这种懒政行为让商家失了生意,也让民生烟火黯淡。
新华社6月19日发表时评称,整治违规吃喝不是一阵风,不能一刀切,“公职人员24小时禁酒、聚餐控制三人以内、餐费必须AA”是对整治的歪曲解读,必须予以警惕。
内蒙古和新疆“一把手”6月20日表态,反对过度整治违规吃喝。中共内蒙古党委书记孙绍骋指出,整治违规吃喝的目的并非阻绝正常人际交往、黯淡人间烟火。他强调,要精准整治,厘清违规吃喝和正常餐饮消费的边界,“不要泛化整治,防止层层加码、搞一刀切”。
时任中共新疆党委书记马兴瑞,也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决破除弄虚作假、急于求成和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做法。
高洪波高调请客,本周再度引发中国舆论高度关注。不少网民点赞称:“上行才能下效,餐饮业需要信心,给高书记点赞。”“敢作敢为!这个局只有这样才能破解。”
《新京报》6月30日发署名评论说,当前整治违规吃喝的行动中,一些地方的“一刀切”操作,制造了寒蝉效应。高洪波在这种背景下主动下馆子请客,一定程度对某种执行中的扭曲予以纠偏。
评论指出,此次高洪波请客引发的社会反馈,表明社会对公职人员正常消费的包容度其实非常高,完全不必藏着掖着,只要是真实、合理的消费,大可大大方方展示。
《新华日报》旗下的“交汇点新闻”7月2日也发署名评论,指高洪波带头消费能赢得好评,很关键的一点在于透明。自费,晒账单,请客名单公开,去的也是街头餐馆,全程清晰透明,呼吁官方提升这种透明度。
《南方都市报》7月2日也发评论,认为高洪波此次自掏腰包宴请,可贵之处在于他身体力行,用公开透明的消费和接地气的呼吁点燃市场烟火气,体现对经济民生的关切,也一定程度为公职人员的正常生活互动正了名。
但评论也指出,提振消费不是领导请客吃饭和发表振奋人心的讲话那么简单,而是一项需要综合施策的系统性工程。居民手里有余钱才能放心消费,自发自主的消费才更持久。

高洪波本月年满60岁,已到退休年龄。据《联合早报》了解,他将在不久的未来转岗市政协退居二线,没有寻求仕途更上一层的包袱,相信也因此更有底气敢于出圈。
不过,在中央和地方高层重拳整治违规吃喝的背景下,对于广大厅级官员而言,主动出镜吃喝仍是风险不小的行为,相信更多人会继续偏向低调行事。
再者,地方官主动请吃饭,还刻意选择用餐地点直播,也可能惹上不必要的非议,如“为什么选在这家请吃饭而非别家?为什么请这些人而非他人?”公职人员人人自危,预计高洪波为荣昌创造流量知名度的网红模式,不会在中国各地普遍上演。